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

洋蔥總結尾

洋蔥總結尾



1.      氣候變化無法預測,且降雨時間集中化
2.      因落山風局限作物種類,造成可種植作物種單一,使土壤特定營養元素缺失

1.      採收時間集中,大量洋蔥造成價錢低落
2.      土地施用化肥,土壤鹽酸化
3.      政府植保手冊列出洋蔥用藥少(或直接收錄至蔥科),農民用藥雜亂

1.      鄉村人口老化,年輕人口外流
2.      政策取向,農田休耕
3.      大陸產品傾銷,成本無法與之競爭
4.      外國壟斷種子,漲價直接導致成本增加

2014植保育才在這裡就告一段落

感謝

實驗室我的指導教授-陳文華老師
實驗室學長-陳琮凱
車城今年所有的洋蔥農和他們豐收的洋蔥田
車城洋蔥田採收人員
車城農會的人員
中興大學2014植保育才計畫團隊人員
車城玉美農藥肥料行老闆
我的搭檔-鄭修誠同學

在這半年內幫助我調查和查詢資料的人
讓我可以順利完成我的調查
在這過程
觀察
詢問
學習
都使我更進一步

謝謝你們  陳宜婷2014/6/8

洋蔥生病了-洋蔥病害(根蟎)


洋蔥生病了-洋蔥病害(根蟎)


1. 羅賓根蟎 (Bulb mite)
學名:Rhizoglyphus robini Claparede

生態習性:
  由卵發育至成蟎在1632℃定溫 下需924天。發育最適溫度為2428℃。雌蟎壽命約2134天,雄蟎壽命約13~42天,隨溫度之降低而延長其壽命。雌蟎與雄蟎之性比率約為3.6:1。每雌總產卵數一般在150200粒,最多可達約300粒,可見其繁殖力甚 為驚人,以24℃定溫時產卵量最高,低溫時產卵量減少。

  羅賓根蟎之卵、幼蟎、若蟎之發育臨界溫度在1012℃,室內飼育中發現12℃定溫中無法完成其生活史,故12℃以下之低溫對其不利。而根蟎亦不適高溫環境,在40℃經2小時即可死亡,於室內定溫飼養中在32℃恆 溫之死亡率高達46.4%均顯示根璊之不耐高溫。

  根蟎極耐濕,在水中能存活相當久之時間,但根蟎極不喜乾燥環境。據國外報告,相對濕度在60%下,經過13小時後,根蟎全部死亡;在75%下相對濕度則無法生存。

2. 長毛根蟎 (Bulb mite)
學名:Rhizoglyhus setosus Manson

生態習性:


  長毛根蟎的發育速度極快,其中以幼蟎期最短,第一若蟎期最長,兩性間之各發育期經統計分析差異不顯著。其雌蟎之卵期為1.93日,幼蟎期為1.86日,第一若蟎期為2.36日,第三若蟎期為2.21日,由卵期發育至雌成蟎共需時8.36日。其雄蟎之卵期亦為1.93日,幼蟎期為1.91日,第一若蟎期為2.21日,第三若蟎期為2.12日,由卵期發育至雄成蟎共需時8.16日。

        28℃定溫下,剛脫皮之長毛根蟎成蟎通常會立即取食與交尾,且有多次交尾現象。雌成蟎在交尾後約第2日開始產卵,其產卵量在第6日齡時達最高峰,平均產21粒卵。絕大多數的卵在交尾後20日內已產出。單隻雌成蟎一日產卵量最高達59粒,平均每隻雌成蟎一生總產卵量最高可達390粒,最低僅產30粒,平均產202.14粒卵。


        28℃定溫且以人工飼料飼育下,長毛根蟎雌成蟎之壽命最短為10日,最長可達35日,平均壽命為23.79日。雄成蟎之壽命最短8日,最長達37日,平均約為23.30日,雌雄兩性壽命差異不大。

一、危害特徵及發生生態

         根蟎體呈卵形,為半透明乳白色小型蜘蛛,可直接為害健康植株之根系及地下器官。根部受害,植株明顯衰弱,出現萎凋徵狀,地下莖被害呈現腐爛,植株生長旺盛者產生小而多的分蘗,活力差者則萎凋死亡。根蟎有向四周遷移分散之習性,可造成同心圓的缺株現象。

植株被害後,因失去根部,無法吸引水分而衰弱,老葉枯死,植株縮小,最後死亡。危害伴隨傳播之植物病害,則加速植株死亡,田間危害嚴重時常導致嚴重缺株。由卵發育至成蟎在16~32℃定溫下需9~24天。發育最適溫度為24~28℃。根蟎極耐濕,在水中能存活相當久之時間,不喜乾燥環境。

二、管理策略:
1.整地前先行深耕曝曬,降低根蟎族群,種植後如果發現根蟎危害,必須控置田間水分,不宜過濕。
2.蔥根蟎類發生時,以下列藥劑加以防除:



圖片說明:根蟎腹部玻片
圖片說明:拔出洋蔥後的基部殘根,白白圓圓的就是根

圖片說明:田間根蟎危害狀,洋蔥球根明顯較小


參考資料

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-大蒜http://web.tari.gov.tw/techcd/%E8%94%AC%E8%8F%9C/%E6%A0%B9%E8%8E%96%E8%8F%9C%E9%A1%9E/%E5%A4%A7%E8%92%9C/%E8%9F%B2%E5%AE%B3/%E5%A4%A7%E8%92%9C-%E6%A0%B9%E8%B9%A3%E9%A1%9E.htm

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

洋蔥生病了-洋蔥蟲害(甜菜夜蛾)(斜紋夜蛾)

洋蔥生病了-洋蔥蟲害(甜菜夜蛾)(斜紋夜蛾)

甜菜夜蛾

學名:Spodoptera exigua (Hubner)
英名:Beet armyworm
俗名:青蟲

一、簡單介紹及發生生態

        甜菜夜蛾屬鱗翅目夜蛾科之夜盜蟲類害蟲,為完全變態,成蟲翅上佈滿鱗片,以花、露水、蜜露為食,並不直接危害甜瓜。甫孵化之幼蟲有群棲性,常數隻集中新梢並吐絲將新葉牽引在一起而潛藏其中啃食,或鑽入未展開葉中危害,或啃食嫩瓜果之果皮,影響瓜果之商品價值。
        幼蟲為甜瓜的重要害蟲,也是秋冬至春季造成蔬果農藥殘留的禍首之一。與種植茼蒿菜、青蔥、豌豆、甜玉米相鄰或以上述作物為前期作之瓜園,宜特別注意甜菜夜蛾之發生。

        成蟲交尾後經1 ~ 4天開始產卵,產卵期1 ~ 10天,產卵數41 ~ 909粒,平均約300粒,卵塊呈不規則之長條圓形,常30 ~ 80粒成一塊,雌蛾並以鱗毛覆蓋,田間大都產於植株之葉背(洋蔥會在蔥管),成蟲於傍晚或清晨產卵及活動,卵之孵化率田間達98%,幼蟲之存活率76%,蛹之羽化率90%,成蟲壽命8 ~ 37天,在田間通常有世代重疊現象,蟲齡不一致,尤其瓜田最明顯,幼蟲有群集性,三齡以後會隨蟲齡之增加而分散,蟲體增長晝伏夜出之特性愈加明顯,強日照時3齡以上幼蟲會潛伏於葉背之背光處、畦上覆蓋之塑膠布下藏匿或土壤間隙隱藏。

        老熟幼蟲在土中化蛹(圖六),以9 ~ 11月及3 ~ 5月甜瓜之生育初期嫩葉長出至幼果期為其發生盛期。

二、危害狀

        幼蟲食性極雜。幼蟲甫孵化即群藏於植株之心部,並吐絲將數葉牽引在一起而置身其中啃食,新梢常被啃盡,植株無法正常生長,嫩葉被害呈不規則之穿洞食痕,嚴重時會把新梢啃光。

       此外幼蟲亦會啃食瓜類幼果期之瓜皮造成如蚯蚓之凹陷疤痕,嚴重影響商品價值,其被啃食過之凹槽食痕,也成為瓜實蠅喜產卵處,造成受害瓜二度危害。

三、防治方法

1.      以性費洛蒙長期及大面積誘殺成蟲。
2.      休耕及種植前浸水後整地,以殺死土中幼蟲或蛹。
3.      幼蟲期可施用白殭菌(Beauveria bassiana)及黑殭菌(Metarrhizium anisopliae)防治。
4.      清除園區雜草,減少害蟲棲所。
5.      如發現卵塊時,宜及時摘除並銷毀。
6.      建立整合管理策略:整合不同的防治方法,配合園區的實際發現狀況,選擇合適的方法,或將多種方法配合加以靈活應用。

7.      蔥田菜夜蛾發生時,任選其中一種下列藥劑加防除:



斜紋夜蛾

學名:Spodoptera litura(Fabricius)
英名:Tobacco cutworm, armyworm
俗名:行軍蟲、黑蟲、黑土蟲、黑肚蟲、巢蟲、蓮紋夜盜、地蠶

一、簡單介紹及發生生態

        斜紋夜蛾屬鱗翅目夜蛾科之夜盜蟲類害蟲,為完全變態,成蟲翅上佈滿鱗片,以花、露水、蜜露為食,並不直接危害甜瓜。甫孵化之幼蟲有群棲性,常數拾隻集中在同一葉片上以咀嚼式口器啃食,隨蟲齡之增加而分散,3齡以後漸漸晝伏夜出,食性雜且食量大,猖獗時常將植株啃盡而導致廢耕。為目前臺灣經常大發生的害蟲,尤其種植田綠肥區更要注意其發生。

        蟲晝伏夜出,於太陽西下前開始活動,一般在黃昏時最活潑,成蟲交尾後,雌蛾將卵產於瓜類之葉背或較不易被日曬之處,卵成塊,每一卵塊少則數十粒,多者可達1500粒以上,通常400粒以上,卵塊上並覆以雌蛾之鱗毛,卵饅頭形。孵化後幼蟲自孵化處向四周散開,開始
取食植株之葉部或較嫩部位,幼齡幼蟲有群棲性,第3齡以後逐漸分散,4齡以後隨蟲齡增加而轉為晝伏夜出。晝間潛伏於殘葉、土粒間或接近土面之葉下,日落前再爬出危害。幼齡時,常由葉下表皮取食而殘留上表皮,且可將幼葉食盡留下葉柄或葉脈,老齡幼蟲則可取食植株之任何地上部。幼蟲食性極雜。在一植株上有時可發現6 ~ 10隻幼蟲啃食,造成狼狽之食痕或蟲孔,幼蟲有6齡。老熟幼蟲潛入土中作一蛹室而化蛹,蛹之頭部朝上。蛹可用來分辨雌雄,羽化後則逃離土表繼續其交尾等。成蟲有趨光性,在燈光下或誘蛾燈中常可採集到。

        每年3 ~ 5月及9 ~ 11月為發生盛期,春秋季夜盜蟲類害蟲之發生季節,最先出現之種類即為斜紋夜蛾,瓜園或雜作區也常大發生,幼蟲食量大,常造成嚴重之疫情,尤其最愛為綠肥田菁作物,僅數夜間把整園田菁葉片與嫩莖啃盡,僅殘留老莖之驚駭景象,故有行軍蟲、巢蟲、地蠶之別名。

二、危害狀

        幼蟲食性極雜。交尾後雌蛾將卵塊產於葉背,卵塊上覆雌蛾之鱗毛。初齡幼蟲群棲於葉背啃食葉肉而殘留透明之上表皮,第3齡以後逐漸分散,4齡以後隨蟲齡增加而轉為晝伏夜出,晝間潛伏於殘葉、土粒間或接近土面之葉下,日落前再爬出危害。

三、防治方法

1.      清除殘株及雜草已減少本蟲之隱蔽場所。
2.      如發現卵塊,宜及時摘除並銷毀。
3.      利用性費洛蒙監測及誘殺雄蟲,以降低田間族群密度及利於掌握用藥時機。
4.      定期調查生態資料,以管理之依據。
5.      生物防治:可應用的微生物製劑為綠殭菌集核多角體(NPV)病毒。
6.      由於本蟲幼蟲食性極雜,間作植物及地被植物等亦需同時防治。
7.      建立整合管理策略:整合不同的防治方法,配合田間的實際狀況,選擇合適的方法,或將多種方法配合加以靈活應用。
8.      由於幼蟲具群聚性,故於幼蟲期施藥,防治效果最佳。
9.      幼蟲晝伏夜出,故以黃昏施藥為主。
10.  藥劑施藥同甜菜夜蛾。



圖片說明:斜紋夜蛾成蟲(甜瓜保護)


圖片說明:甜菜夜蛾成蟲()
圖片說明:夜蛾為害狀(百合科蔬菜之病蟲害發生與管理)


參考資料
楊秀珠、余思葳編。2014。百合科蔬菜之病蟲害發生與管理。35-38頁。
陳文雄、張煥英編。2009。甜瓜保護-斜紋夜蛾。。36-39頁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。
陳文雄、張煥英編。2009。甜瓜保護-甜菜夜蛾。40-44頁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。